主题摄影怎么做(专题摄影怎么拍)
本文目录
专题摄影怎么拍
专题摄影,顾名思义,就是主题清晰明确的摄影。
这样的摄影,一般是一组照片……
而且,这些照片,是相互关联,且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展开的……
比如拍海边风景,可以从海水、天空、海滩等多种角度去展开拍摄。
比如拍建筑,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拍摄,同时利用周边景物去衬托建筑物的风采……
这是需要自己不断摸索的过程……很有趣,也很吃功夫……
如何拍摄美食类主题作品
摄影创意技巧是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好方法,不断上升的蒸汽,落下的喷雾和洒落的咖啡会展示一个动作的存在,并使图像更生动;悬浮也适用于此,将需要分别握住并拍摄每个漂浮的物体,然后在后期处理中将它们组合在一起。这很方便,但是必须控制好所有阴影和反射光线。
因此,让我们尝试另一种方法,将悬浮力与许多微小物体的运动结合起来,例如液滴,面粉颗粒,香料,草药甚至是花瓣。所有这些对象将相互重叠,从而创建真实的阴影,使图像逼真自然。
1.设备及道具
你会需要:
相机和三脚架。
静物的主要特征。在这种情况下,炸土豆片,罗勒叶,胡椒粉和番茄酱。
将物体固定在空中的装置。(例如,用于轻型物体的电线,例如切屑,而用于重物的金属串,例如汤匙)。
适合冻结运动的光源(在我的情况下为两次闪烁)。
2.准备摄影
选择最好的芯片,并用一根针在每个芯片上打几个孔,以便你可以将它们串在电线上(两个孔比一个孔更稳定地固定它们)。
可以使用钓鱼线代替金属丝,但我认为金属丝对于放置木片更方便,使用金属串和胶枪固定重物。
3.画面组成
排列组成,使腾出的香料留出一点空间,并且木片重叠一点。请记住,在拍摄活动部件时,切屑可能会移动一点,因此请考虑混乱的空间。
4.照明
一般情况下,一个位于右侧的色带盒中,稍稍位于舞台后面(键控灯)。另一个在左侧的大型扩散器后面(补光灯)。两次闪光均设置为低功率(1/16至1/128提供了非常短的脉冲,从而抓拍流体的运动)。
通常,将快门速度设置为闪光同步速度,在1/160秒至1/250秒之间。现在进行测试,以查看在没有曝光不足的情况下可以获得的最大光圈。将相机设置为连拍模式(最大连拍)以连续拍摄多张照片。
5.拍摄
确保这是你喜欢拍摄的方式,添加点睛之笔,并进行一系列拍摄,在薯片上撒上胡椒粉和辣椒粉。然后,可以撒些番茄酱(可以用注射器将其倒成圆形)。
6.后期处理
选择最佳的镜头并将它们结合在一起,方法是将每个镜头放在单独的图层上并使用图层蒙版。使用“图章”或“修补程序”工具去除电线和支撑,然后通过调整颜色和对比度为图像添加一点点高光。
现在,可以尝试使用咖啡和面包等食物来拍摄同样的主题照!
电商摄影作品的主题如何确定
主题人像摄影的创作过程是通过摄影语言表达主题思想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说是很辛苦的,需要摄影师在创作前有充分的酝酿和准备。通常主题摄影创作分为:
1.确定主题
2.搜集素材
3.绘制背景
4.制作服饰
5.选择制作道具
6.选择模特
7.确定拍摄时间
8.主题摄影的创作实拍
9.主题摄影的后期再创造
10.主题摄影的后期制作等几个步骤。
9.1确定主题
主题确立,就是“立意”,也就是确立主题思想和拍摄风格,确立什么样的主题要根据我们主题摄影的人像题材而定,它不是随意的。按照人像题材分为婚纱类、写真类、儿童类、肖像类等,按照用途分为商业类和个人创作类等。题材和用途的不同,我们所确立的“主题”也不一样。如婚纱类,我们在拍摄这类题材时“主题”的确立要围绕赞美、歌颂爱情,表现新婚夫妇甜蜜、恩爱的感情为主之外,还要根据我们的创作意图确定用什么样的风格,如画意风格、情节式风格、欧式风格、民族风格等;写真类又分为个人写真、情侣写真等,风格可以分为画意、芭
花娃娃、波西米亚等风格。主题人像摄影风格有很多,但是也没有定性,各种不同的风格可以互相渗透、应用,这里我们就不再多说了,需要大家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体会、领悟。
如我们拍摄的《罗马假日》婚纱主题作品,如图9-1所示是根据电影《罗马假日》拍摄的。电影《罗马假日》情节简单,却凭借男女主角的成功出演以及罗马的街头风景成为了世界经典,尤其是奥黛利·赫本,其魅力倾倒了无数影迷,可爱的赫本发型也随之流芳百世。影片将罗马的名胜风光生动地溶入剧情之中,将一部浪漫爱情喜剧拍得十分温馨悦目。罗马的一日,虽然短暂,可是轻松惬意的时光让他们体会爱情甜美。虽然最终他们因为各自的身份和职责没有走到一起,但罗马成为他们永久爱情的象征。
怎么拍摄出悬浮主题照片
想为你的照片添加一些神秘感吗?拍摄一些违反物理定律的图像。例如,让模特在不接触地面的情况下像鸟一样翱翔。下面我们讨论一下摄影中悬浮的拍摄技巧,如何在照片中进行准备工作和后期处理。走出熟悉的拍摄主题,尝试新事物。物体或人悬浮的照片是那些寻求创造和惊喜的人的选择,我们提供了一些有助于实现“浮动主题照片”理念的建议。
1.准备装备和道具
最好多带几个不同焦段的镜头,一定要带三脚架。另外,不要忘记拿一把椅子或凳子,模特将需要站在上面。
2.与模特沟通选择服装
飞扬长裙看起来令人印象深刻,例如,如果一个女孩躺在凳子上,穿着轻便的服饰给人一种轻盈透气的效果。
3.关注天气状况
在这种情况下,阴天比晴天要好得多。通常,明亮的光线会产生坚硬的阴影,需要花费长时间进行去除。在多云天气或多云时拍照,将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4.选择你的拍摄点
你需要实现模特漂浮在空中的效果,这很容易做到,主要是从底角拍照。但是,不应该完全倒在地上,否则照片将不成比例,最好在模特的视线下方拍摄,例如,让模特躺在或站在椅子上。
5.拍一张没有模特的背景照片
如果你需要更改背景,这是必要的。当无法移除不必要的阴影、支撑等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三脚架在这里非常有用 -
拍摄原理是这样的:设置相机,拍摄画面,然后在没有模特的情况下立即拍摄背景,最主要的是不要更改设置和焦点。如果背景最初不是最成功的,那么你可以在后期处理工具中将其替换为另一个。
6.创建悬浮效果
Photoshop软件非常适合,软件中有几个工具,可让你从图片中删除画面中不必要的长凳、支撑物等,只需简单几步创建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悬浮效果就做好了!你只需要仔细考虑拍摄细节并为自己找到完美的图形器,以帮助将有趣的想法变为拍摄现实。
10大主题摄影技巧
如果你喜欢摄影,一定了解,下面我精选了10个摄影技巧分享摄影初学者以及爱好者,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如何拍摄接力跑
抓取传递接力棒的瞬间是拍摄接力跑的特色。宜用135mm左右的镜头,1/250秒的快门速度,也可采用追随拍摄法。要了解运动员是左手接棒还是右手接棒。左手接棒在左侧拍,右手接棒在右侧拍。
如何拍摄跨栏跑
很显然,运动员跨栏的瞬间是跨栏跑最富有表现力的瞬间。宜用低角度拍摄。运动员左腿跨栏宜在他行进方面的左侧拍;反之,宜在右侧拍。表现跨栏运动员的激烈竞争宜在第一栏侧前方;表现优胜者则宜在最后一栏的侧前方。
如何拍摄排球
排球运动的发球、传球、垫球、扣球、拦网、鱼跃或侧倒救球等动作,都是具有排球运动特点的拍摄机会。拍摄扣球和拦网宜在距网2-3米的边线外,采用低角度仰拍,可强化运动员的腾空高度,如以表现扣球为主时,拍摄点宜在扣球队员的场地边线外,如以表现拦网为主时,在任何一方的场地线外均宜。快门速度宜用1/250秒以上。
如何拍逆光的树叶
一般的初学者在拍摄树叶时,总喜欢以顺光的角度拍摄,取其青翠、碧绿,令人有欣欣向荣之感。但是,逆光拍摄的树叶,阳光从树叶透出,树叶那种晶莹剔透的感觉,更是令人惊艳。
无论是单叶大特写,或是只取其数叶,均有其不同的感觉。
1. 取逆光的角度进行构图。
2. 如果树叶的周围亦为微光的环境,有机会让树叶的背景变得更暗些,主题也可以因此而更加彰显。
3. 远方的树叶有时会容易因风的吹动而摇曳,若有需要可以提高ISO值至ISO 200,以提高快门速度。
如何拍摄动物
拍摄动物时按动物生活场面的不同可分为几种拍摄对象,一是栖息于大自然的野生动物;二是放牧于山野草原的牛羊;三是饲养于庭院的鸡、鸭和家中的猫狗。不同场地的动物拍摄方法也不完全一样。下面就动物的一般拍摄要领及器材选择简介于下:
1. 拍摄器材的选择。动物活动性大,常需要抓拍,因此数码单反相机会派上用场。镜头可选择广角变焦镜头与长焦变焦镜头各一只。
2. 表现方法。拍摄动物应从两个方面去表现,一是生态描写,主要表现其生活习性,如休息、玩耍、捕食等和个性特征(如虎的勇猛,狼的凶残等)。二是形态描写,每一种动物都有各自的形态,如:骆驼的驼峰,斑马的斑纹,孔雀开屏,大象的长鼻等等,都能表现出造型的美感。
3. 拍摄技巧。动物拍摄的快门速度一般不低于1/60秒。对于动作敏捷的动物要使用1/125秒以上的快门速度。对于动作缓慢的`动物,对焦都不成问题,而对动作快速,移动性大的动物对焦就比较困难。可采用区域对焦,定点对焦和移动对焦等方法来快速抓拍动物生态形象。
4. 拍摄注意事项。拍野生动物为防止意外,最好用长焦镜头在远处抓拍。对于野生动物应了解其习性、经常出没的地区和时间等,以利于拍摄。应注意闪光灯对动物的影响,尽量使用自然光,若光度实在不足也可利用反射物(如墙壁、积雪等)进行补偿。
如何拍摄冰雕
冰雕是由水结冰之后经过雕琢拼凑而成,基本上是透明的景物,之所以有多种颜色,全靠各种颜色灯光照射和反射才能出现各种色彩。不同颜色的灯光互相混合,色彩更丰富多姿,即使是透明体,由本来的无色而变得多彩多姿了。
形体庞大的冰雕(例如用作建成宫殿、楼台形貌的冰块),由于多属平面性质,故不易产生具有多种颜色的画面,所以多选择形体细小,形状弯曲、有棱有角的冰块拍摄,因为在弯曲的冰块内,可以出现因反射或折射而产生的多样色彩。此时,长焦距镜头是用不着的,反而近摄镜才有用。在近距离观察下,会发现许多因色彩变化而产生的很有抽象意味的景物,有变幻莫测的形状、色彩与线条结构。最值得注意的是景深的控制。应尽可能采用最长、最有效的景深处理,才能获得有足够清晰度的画面,这是比其他近摄题材更值得注意之点。由于要采用细光圈求得最长的景深。又鉴于光线并非十分强烈,所以最好能配合高感光度的菲林(当然最好是彩色菲林、正片负片皆宜,拍黑白会觉得单调乏味了),起码四百度。当然,一具坚固的三脚架是不可或缺的。
拍冰雕不比拍其他题材。事实是气温寒冷,即使有备而往也不能在馆内待得太久,因此必须以速战速决应付之。假如慢条斯理,一定不能多拍,选景要快,决定构图要快。因此,在决定如何拍摄、采用什么技术应付,也应心中有数才好。无疑冰雕摄影是难得有什么主题表现了,但假如能够通过细心的经营,在抽象的画面中透露出某些含意,抒发心中的意念,即使是很缥缈的东西,也颇适宜体现对色彩、对线条的处理能力,对启发想象力有一定的帮助。
如何拍摄雪花漫天飞舞
如果摄影者们需要拍摄一张漫天雪花飞舞的照片,那么应该选择较深的背景,这样避免背景的干扰。同时快门的速度也不能太高,一般在1/30秒左右,这样飞舞的雪花可以形成一道道的线条,表现出雪花的动感。
拍摄雪景时如何运用光线
由于雪是一种洁白的晶体,其反光度较高,当太阳照射到上面时会显得更加明亮。因此在雪景的拍摄中,如果以正面光或顶光进行拍摄,由于光线平正或垂直照射的关系,不但不能使雪白微细的晶体物产生明暗层次和质感,而且会使景物失去立体感。因此,为了表现出雪景的明暗层次以及雪的透明质感,运用逆光或侧逆光拍摄最为适宜。为了使雪景中的白雪和其他色调的景物都能够有层次感,拍雪景时最好选择柔和的太阳光线。
如何拍摄云雾飘渺的水景
使用低速快门可以获得画面中流水虚幻迷茫的效果。这种方法拍摄的照片艺术特点非常鲜明,流水常呈现出宛如云霞的缥缈感。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要反映出流水的运动感,需要根据流水的速度缓急来选择快门速度,水流的速度快,所选快门速度宜高,水流速度慢,选择的快门速度就应低一些。在选择低速快门时,最好使用三脚架来稳住相机,以免晃动相机影响画面的清晰度。
如何拍出水花四溅的水景
为使拍摄的水景有特殊效果要采用高速快门,比如1/1000秒以上来凝结运动的水,如海浪等。取景合适、曝光得当的话,可能获得喷珠溅玉般的效果,我们在一些表现海浪的摄影作品中常可以看到类似手法。
普通的花朵照片如何拍出创意效果
花朵本身是一种美的体现。因此,在花卉摄影中以不同的视角和特征的方式呈现出花朵独特的美感。在本文中,将介绍7个花朵创意摄影的技巧,让花朵照片脱颖而出,拍出独特的创意。
1.一朵花在众多花中脱颖而出
强调每朵花的独特的美感,通过捕捉一朵花,捕捉其结构、清晰的形状,让其它的花朵作为背景,增加图片的故事,这种脱颖而出的花朵拍摄方式可以突出这朵花的娇艳之感。
2.从灌木丛中仰拍以蓝天作为背景拍摄美丽的花朵
这需要改变拍摄角度,采用仰视的角度拍摄,以蓝色的天空作为画面的背景,表现出花朵“高大挺拔”的形象。
3.靠近花朵拍一张照片或花瓣的一部分来进行填充画面进行构图
靠近花朵或采用微距拍摄方式,以便更清楚地看到花瓣细节。如果没有微距镜头,就需要辛苦一点,试着将镜头与花朵之间靠得更近一些,这样能会看到花瓣很多之前没有注意到的美丽细节,同时将背景模糊虚化。
4.用各种大小五颜六色的花朵做成的相框
体现花朵五彩缤纷的美感,使用不同大小的花朵排列以成为图片的附加元素,花朵将充当边框,使框内的物品脱颖而出,变得更漂亮。
5.使用鲜花为图像添加柔美和甜蜜
用鲜花填充构图大部分的花都是作为道具布置的,帮助增强故事情节并使整体画面更美,朵花适合用来创造甜美、柔和、美丽之感,所以鲜花总会被用来提升女性的美感。
6.按图案排列
图案摄影是一种有趣的摄影类型。把花放在一个图案里就是把花排成一排,可以重复使用相同的类型或放置它以查看图像的完整性。为了清楚地看到排列的形式,哪些花会五颜六色,根据你的喜好选择背景,将它们融合在一起或对于高色彩对比度会有所不同。也可以是图像脱颖而出,例如黄色的花朵,蓝色的背景。
7.黑色背景花束,看起来出众又神秘
对于这类题材花朵主题摄影,建议采用M模式拍摄,快门速度设置为大约 1/125,并且可以补充大约 f/5.6 或 f/8
的光圈,使花朵从背景中脱颖而出,但如果花朵背景颜色不够呈现暗色调,还可以使用 Lightroom等其他后期处理工具处理图像。
摄影作品怎么突出主题
怎么让照片突出主体?这是纽约摄影学院关于好照片的三条基本原则中的第二条。如果希望照片能够吸引人,就要让人们的目光在照片上有落脚点,要让人们的目光能够停留在画面中。这就要求主体能够突出出来,能够引起观看者的注意。
初学者总是喜欢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都塞到一个画面中,这就像交通拥堵一样让人感到非常糟糕。不管我们是不是舍得,总要有些放弃的东西,这样才能突出我们最想要的,并且可以使主题更加明确、画面更加简洁。
这次不引入“构图”的概念,而是希望集中探讨一些有实用价值的技术,探讨如何使用这些技术将观看者的注意力更有效地集中在我们想表现的东西上。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同样不能为了方法而“方法”,不然我们就会犯和“构图法则”一样的错误。
起式:先谈布局
画面中心是一个最突出的位置,但是它并不一定是最合适的位置。让主体出现在画面的哪一部分,这正是“布局”这一招要解决的问题。在传统的构图法则中有三分法和黄金分割法,这些布局法则在某个角度上来说可以让画面更“优美”或看起来更加“舒服”,但这并不意味我们不能把主体放在画面的中央或这边缘。
那么布局的奥秘在哪里呢?
归纳起来,对于主体布局只有两种情况:中心布局或者偏离中心布局。主体中心布局照片通可以表现刻板、稳重、平静、荒诞甚至诡秘等内容,也经常用于拍摄单一人物或动物直视镜头时;偏离中心的布局会比中心布局的画面更加灵活,变化也更多。
主体偏离画面中心,也会产生一个问题需要我们考虑:在主体的哪一侧留出更多空间?左边还是右边,抑或是左下还是右上……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些照片有什么不同?
当主题没有方向性的时候,无论上还是下,它在画面的右侧看起来都会“舒服”些,因为我们的习惯于从左到右阅读,右侧是视线的转折点。主体在右侧,视线碰到主体会转回到画面中来,如果主题在左侧,视线就会向右滑出画面。
基于同样自左向右的阅读习惯,“主体在画面左侧向右”比“主体在画面右侧向左”看起来会更“舒服”一些。当然,这样的法则可以像其他法则一样被打破,我们完全可以反其道而行之,用来传达相反的视觉效果。
例如下图,取景时将主体安排在画面左边的三分之一处, 让画面“传统一些”、“平淡一些”,以便表现主体正在休息的平和感。
第一:靠前让主体更大
这一招非常简单、非常实用,而且效果非常显著。这是因为使用这一招所表达出来的最为直接。有人因为这一招太直接、太简单、无变化而认为威力不够大,所以不愿使用,他们宁愿去去寻求一些复杂而花哨的方法来标新立异。但是,如果留意这个世界上照片,我们就不难发现,那些优秀的照片大部分用的就包含了这一招――“靠前让主体变大”。
所谓“靠前让主体更大”,指的是让被摄主体尽量比其他物体更靠近镜头,这样主体在画面中所占的面积就会更大一些。有两种方法可以让主体尽量比其他物体更靠近镜头。著名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曾说: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战火不够近。这正是我们要说的第一种方法:靠近你的拍摄物件。
当我们靠近被摄主体时,要留意画面中透视变形。如果不想主体出现透视变形比如大鼻子小耳朵的现象,那么要和主体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至少是沿镜头光轴方向景物深度的十倍。比如拍摄正面头肩部人像,鼻子和耳朵之间的距离大概是15厘米,要使鼻子和耳朵的比例看起来比较正常,就要站在1.5米以外进行拍摄。拍摄正面坐姿人像时,膝盖和耳朵之间的水平距离约为40厘米,若想要比例看起来正常,拍摄距离要保持在4米以外。
但当我们想通过这种变形强调某种关系或者事物时,就可以利用近距离拍摄达到目的。比如夸张地表现拳击手出拳时的力量,近距离拍摄时可以让那个拳头硕大无比。
每一种方法都会有其局限性,即使是我们上面所说的这个简单实用的方法也不例外。靠近可能意味着攻击和侵犯。如果我们拍摄动物,当距离小于可以被接受安全距离时,它很可能进攻我们或逃之夭夭,致使拍摄失败。拍摄人,尤其是陌生人的时候情况就可能更加复杂。
于是我们在这一斧中想到了第二种方法:当无法靠近被摄主体时,我们可以用长焦镜头将主体拉近,以使其在画面中所占的面积更大。第二种方法通常不存在透视变形问题,但因为离主体很远,相机和主体之间可能会出现一些走动的人、跑动的车等等成为干扰因素。
第二: 利用引导线突出主体
我们把天地连线的地方叫做“地平线”,把河流看作“曲线”、把笔直的街道当作“直线”、把目光的方向称作“视线”……粗的可以是线条、细的也可以是线条,看得见的可以是线条、看不见的也可以是线条。线条在我们的眼睛里到处都是,但它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这是个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既然线条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那么我们的大脑是怎样识别它的呢?忽略大小的物体,我们把它看成 “点”; 和“点”很相似,忽略粗细的物体,我们就把它看成“线”。线条可以表达长度和方向。
在画面中线条可以是直接被表现的物件,也就是主体。如果线条是主体,如何突出它可能就不是我们这次的三板斧能解决的了。这次我们探讨的是利用线条的指向性将目光引导到主体上。当主体不够大时,而刚好有线条存在时,这是我们常用的方法之一。
当我们在做“用线条引导视线”的练习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关注线条比关注主体更多,结果线条比主体更加引人注目。换句话说,练习者只是希望人们通过线条看到“主体”, “主体”是什么并不重要。那么这样就是为了方法而方法,除了喧宾夺主的线条外,人们很难注意到其他东西。
正确的做法应当正好相反:我们关注“主体”,当现场有引导线存在时,我们需要根据主题考虑用还是不用。所以,在使用引导线并且它不是主体时,我们的建议是不要让引导线太强势。
椅子不但对视线进行了引导,而且为对表现人物因疲劳而休息提供了重要的表现作用。从上面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如果起引导作用的线条和主体之间存在某种联络,而这种联络对主题表现起到重要作用,那么引导线的存在就会变得更有意义。
第三:利用框架突出主体
利用画面中“线条”之间或者“线条”和画面边框之间围成的空间“框住”主体,用来达到突出它的目的。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利用框架突出主体”。当主体不是很大的时候利用框架来突出主体也是我们常用的方法之一,当然这种方法不仅局限于主体比较小的时候,也可以使用在主体比较大的时候。
这更像是“画中画”,不同的是,框架围住的区域可能是规则的,也可能是不规则的。如果框架所框住的不仅仅是主体,那么框架里仍然需要主次分明。
和利用引导线一样,如果框架太强势,它就会分散人们的注意力,而失去了突出主体的作用。这种情况也会经常出现在“利用框架”的练习中,练习者在一开始往往会为了框架而框架,就好像在告诉观看者:“嘿!看呐!框架在这里,我用框架框住了一个物体。”
每当我们学到一种方法都会很兴奋,然后到处用它,不管是不是适合。虽然有时候会让照片变得很糟糕,但这也不失是一种很好学习的方法。利用“刚学到手”的心理热情,进行集中式的强化技能训练。但要注意:在大量拍摄的过程中一定要思考和总结,逐渐地掌握这项技能适合应用的地方,让技能能够稳定的发挥出来。换句话说,当我们利用框架突出主体的时候,应当知道什么时候会很好,什么时候会很糟。用其他方法也是这个道理。
在这张照片中,暗影部分的山形成了一个“V”字框架,将作为主体的倒“V”字型灰白山峰衬托出来,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有时候,在使用框架并且它不是主体时,我们的建议是不要让框架太强势。
收式:耍斧子的套路
突出主体的方法远不止这么三板斧,但其他方法都和这三种方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或者是一种方法的另一种说法,或者可以和这三种方法联合使用。比如利用光线照明突出主体,往往也是利用暗影或高光搭成的框架突出主体;利用重复突出主题,也可能会和“靠近让主体更大”一起
这样看来,在拍摄实践中方法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只要我们将足够的注意力集中在主体上,总能找到合适的突出它的方法。毕竟我们要通过表现的是主体,而不是方法。能够突出主体,并且不造成干扰的方法就是好方法。要想掌握这些方法,还是那句话,赶快行动吧。
更多文章:

mp5哪个牌子好(MP5哪个牌子好最好是可以玩NES和GBA游戏,价格不贵,质量好的,谢谢)
2023年12月22日 13:10

世界五百强的铜陵有色股股价为何低得可怜?铜陵有色上市涨幅多大
2023年5月26日 05:00

小米11ultra发售价(发布不到两个月售价创新低,现在小米12S Ultra还值得入手吗)
2024年3月13日 18:00

三星ex2f评测(想从三星gc110与三星ex2f中选择一款,哪个更好一些,gc110的画质很差吗)
2023年3月13日 22:40

有哪些既好用又时尚的数码产品?数码产品包括哪些(具体的,谢谢!)
2024年7月20日 23:00

海信t f29o8d机型水平一条亮线集成电路型号?彩电场扫描集成电路stv8172a用什么代换
2023年8月12日 04:40

苹果官网教育优惠只能分三期(购买ipadpro11获得教育优惠价后能分期付款吗)
2024年5月29日 20:50

神舟笔记本有专门的维修(神舟电脑在广东(广州或东莞)有维修站吗)
2023年9月8日 07:20

佳能sx50hs评测(别人都说佳能SX50HS的连拍功能不错,是真么性能怎么样呢)
2023年7月24日 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