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三号感受100字(2022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观后感日记100字8篇)
7.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观后感想 我感受到这些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奋斗的所有航天人的坚持和努力,在航天事业的发展道路上留下的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在航天事业的发展道路上留下的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在航天事业的发展道路上留下的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2.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观后感想 中国航天事业正式起步,这一次航天项目的完成代表着我们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进步,中国航天人的奋斗,凝聚着中国航天人的奋斗精神。
本文目录
2022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观后感日记100字8篇
1.2022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观后感日记100字
4月16日上午,我迫不及待心情观看了“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返回地面的新闻直播。当“神舟十三号”在落地的那一刻,我思绪万千,我很担心三位宇航员的身体是否有异常。随着“神舟十三号”的落地,我心中的疑团也一点一点的消退了,我看见三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夜光富安全顺利出仓,他们落地后感觉良好,心中的大石头也终于落地了。
“神舟十三号”的顺利返航,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所有的同学都在欢呼,因为这是中国对宇宙探索又迈出的新一步,是中国对宇宙奥秘探索的又一个骄傲。我不由地高喊:“欢迎英雄回家!”
2.2022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观后感日记100字
揽月巡天摘灿星,中华儿女梦圆成。英雄更在讲台上,育树培苗当力行。“上可摘星揽月,下可五洋捉鳖”,在前人眼里看似梦幻的目标,在一代代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一步一步实现。
今天,观三位航天员胜利返回,我深感祖国科技强盛。
3.2022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观后感日记100字
“嫦娥”问月,“北斗”指路,“神舟”返航……仰望星空,感谢不畏艰险、勇于问天的宇航员;脚踏实地,欢迎顺利出仓的航天勇士回家。王亚平阿姨说过:“梦想就像浩瀚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努力和坚持,就一定能触摸到。”天梯无捷径,唯有苦攀登,迎接英雄归来,我们热血澎湃。
致敬英雄,勇敢追梦,请英雄放心,拥抱星辰大海,未来吾辈必自强。
4.2022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观后感日记100字
伟大的事业孕育了伟大的精神。
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
仰望星空,征途漫漫。300次发射,仅仅是中国航天事业“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还有500次、1000次,甚至更多次的突破,等待着我们去不懈奋斗。
5.2022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观后感日记100字
从英雄出征,到空中课堂,再到凯旋而归,学校组织全体少先队员在每一个阶段都认真观看实况直播,和航天员一起经历无数次美好瞬间,获得非凡的科学体验。这是一份地球与星空的守望,更是一份理想与奋斗的牵手。观看直播成为学校生动直观的思政大课堂。
仰望星空,征途漫漫。逐梦苍穹,激荡辉煌。***说:“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愿新时代的少先队员心怀逐梦天际的理想,拥有克服万难的勇气,脚踏实地,不懈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
6.2022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观后感日记100字
4月16日,神舟十三号的三个宇航员返回地球,并在东风**地上安全降落。
欢迎英雄回家,向英雄致敬,看到了神舟十三号安全着陆,自豪,骄傲的感情油然而生。“01感觉良好!02感觉良好!03感觉很好!”这是最令人开心的话语。
精确定位,每个宇航员独立医疗汽车,体现了我国航天技术的成熟,体现了我国的强大。
7.2022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观后感日记100字
从古至今,人们都希望飞上太空,探寻宇宙的奥秘。而现在,中国有了自己的航天飞船与空间站,实现了从前人们想飞上太空的愿望。昨天,神舟十三载人飞船成功飞上天,并在今天成功进入了中国的空间站,他们分别是。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这说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将会向前而再进一步。
心中若无千秋业,哪来盛世百花开。中国的惊喜才开始。神舟十三号的成功又一次证明了中国不比谁差。
中国正在崛起,雄狮正在苏醒,他会创造属于他的辉煌。
8.2022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观后感日记100字
神舟十三的顺利返回代表着我国载人航天的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从神舟五号到现在的神舟十三号,中国人从仰望星空到谨慎摸索,最终来到了自古以来心向往之的地方。随着每一步对星空的探索,我们揭开神秘宇宙的一角,从这一角窥见太阳系的美妙。
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观后感想【10篇】
1.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观后感想
随着神舟十三号成功返回地,我心中的疑团也一点一点的消退了,心中的大石头也终于落地了。
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成果丰硕。在“追梦”的道路上,每一次都是全新的征途,每一次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当然,前所未有的挑战难度也造就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鲁迅先生曾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是由双脚踏出来的,是一步一个脚印开拓出来的。从1956年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至今,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发展中一以贯之的坚持,是推动航天事业发展壮大的核心竞争力。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自然少不了弯路,闯前人没闯过的关也必然少不了挫折,成为先驱,方能成为先锋,唯有敢闯,才能闯出新天地,抢占“新高地”。
伟大事业孕育着伟大精神。回望航天事业发展史,无论是“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还是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成就;无论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全面建成,还是“嫦娥”奔月与“天问”探火,从大胆设想到成功实践,无不彰显着中国与时俱进的航天实力。中国的航天事业从艰难起步到艰辛跋涉再到取得辉煌业绩,在浩瀚太空中留下的是中国身影、中国足迹,在航天事业的发展道路上留下的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这种精神与力量必将引领着14亿中华儿女万众一心齐奋斗,激荡起磅礴伟力,奋进新征程,逐梦新时代。
2.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观后感想
中国航天事业正式起步,每一次航天发射任务的成功,都是中国航天不断努力奋斗的真实体现。未来,随着新一代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不断发展,我国运载火箭能力将再一次实现新跨越:长征六号甲、长征七号甲、长征八号等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正按计划开展研制,以实现运载火箭整体的“更新换代”;长征五号火箭将先后执行多个重要发射任务,支撑我国探月三期月球采样返回、2020年火星探测器发射、空间站核心舱建设等重大工程项目的稳步实施;重型运载火箭有望在2030年实现首飞,使我国航天运输系统水平和能力进入世界航天强国前列……
与此同时,中国航天空间运输的方式也将实现由一次性使用向重复使用、由单一航天运输向航天运输与空间操作相结合等重大突破。不难想见,随着中国航天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必将承载着中国的航天梦,凝聚着中国航天人的奋斗精神,一次次飞向太空,开启中国航天事业的“新长征”。仰望星空,征途漫漫。300次发射,仅仅是中国航天事业“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还有500次、1000次,甚至更多次的突破,等待着我们去不懈奋斗。
相信在未来,我们必将能创造更多的航天奇迹,实现新的更大的“航天梦”,在浩瀚宇宙中留下更为精彩的中国印记。
3.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观后感想
载人航天是人类航天活动中系统最为复杂、难度、要求最严的系统工程。按照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今明两年将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之后,空间站将进入到应用与发展阶段。
每次飞行任务都是一项“大工程”,背后凝聚着成千上万人的心血智慧。为确保任务顺利实施,各系统各单位全力备战,以优异成绩迎接未来。
巴丹吉林沙漠深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内灯火通明,人影绰绰,工作人员穿行在飞船箭体与测试仪器之间,日夜奔走忙碌。
航天事业被形容为“千人一发箭”,任何环节都事关成败,谁都不能掉以轻心。作为中国航天员进出太空的航天母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一丝不苟的态度搭建安全的“登天梯”。
“数十人的吊装团队协同执行任务,每一步操作都不能出错,吊装对接误差更是小而又小。每个产品只允许一次吊装落位成功,没有重来的机会,不能有丝毫闪失。吊装对接火箭,一圈数十个螺栓要一次性全部对准连接。”基地工作人员石创峰承担吊装工作,为了做到既快又稳,他自创训练方法,在吊钩上系着焊条,操作吊车从高空将其插入啤酒瓶口里。练到最后,他和同事挥动笨重的吊车铁臂,就像挥动自己的手臂一样灵活自如。
飞行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团队把保护航天员生命安全作为底线,在神舟十三号发射、飞行、对接、停靠、返回等任务各阶段,都准备了确保航天员安全的预案和举措,还将首次启用载人飞船应急救援任务模式,全力保证航天员安全往返天地间。
只有真正了解载人航天工程的起点在哪里、道路在哪里,才能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更好地前行。
4.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观后感想
伟大的事业孕育了伟大的精神。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这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这些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
生活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人生之路不可能是永远平坦的。每个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必须要在挫折和困难中奋起。这就需要有刻苦的精神,特别能战斗和特别能干的精神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
团结就是力量,是治国之本,更是治校之本。试想,一个集体,如果内部不团结,还出现分歧的话,那这个集体会强大吗?不止这样,一些有图搞破坏的人,在这个时候大力进攻,那损失更是不堪设想。
科学与人文并举。从小,这一句老话就不断地在我们的耳边回响: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但是,真正落实到的,又有多少人呢?友人认为,只要学会做人和文化知识就可以了,不用在学什么科学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一个强大的国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身为祖国的“花朵”的我们,不但要做到科学与人文并举,还要做到规范与个性共存!
5.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观后感想
奋斗是圆梦的翅膀。一代代航天人在航天“试验田”中勤恳耕耘,心有天地经纬、脚向浩瀚天宇,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艰苦奋斗,在反复试验求索中砥砺前行,在精益求精攻关下追求卓越,敢闯难关、勇开新路。一个个航天员在严格系统全面的训练中学经验、强本领,飞天遨游、出舱行走需要扎实的功底,需要他们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体魄,寒来暑往的刻苦训练让他们拥有超强的意志力与自信心。为了伟大的航天事业,航天工作者与航天员,将艰辛与曲折作为事业发展的“阶梯”,以志气锻造骨气,以骨气厚积底气,在接续奋斗中实现航天事业更高水平的创新与突破。
从“神一”的发射成功到“神五”“神六”“神七”的宇宙之行……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成果丰硕。在“追梦”的道路上,每一次都是全新的.征途,每一次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当然,前所未有的挑战难度也造就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鲁迅先生曾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是由双脚踏出来的,是一步一个脚印开拓出来的。从1956年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至今,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发展中一以贯之的坚持,是推动航天事业发展壮大的核心竞争力。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自然少不了弯路,闯前人没闯过的关也必然少不了挫折,成为先驱,方能成为先锋,唯有敢闯,才能闯出新天地,抢占“新高地”。
伟大事业孕育着伟大精神。回望航天事业发展史,无论是“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还是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成就;无论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全面建成,还是“嫦娥”奔月与“天问”探火,从大胆设想到成功实践,无不彰显着中国与时俱进的航天实力。中国的航天事业从艰难起步到艰辛跋涉再到取得辉煌业绩,在浩瀚太空中留下的是中国身影、中国足迹,在航天事业的发展道路上留下的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这种精神与力量必将引领着14亿中华儿女万众一心齐奋斗,激荡起磅礴伟力,奋进新征程,逐梦新时代。
6.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观后感想
航天事业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起步的。茫茫的戈壁,浩瀚的海洋,广大航天工作者为了早日实现飞天之梦,不辞劳苦,日晒雨淋,克服了无数的困难,付出巨大的牺牲。严酷的挑战铸就了航天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崇高的使命焕发了航天人特别能攻关的精神。我们青少年,更应该在学习上多下苦工,好好学习。在生活上、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逃避,不要退缩,要知难而进,一往无前,敢于胜利。有的同学,在生活中遇到了一点点的挫折,就对人生失去了信心和希望,觉得世界上什么都不是好的。于是,就自寻短见,恨离人世。要知道,这个世界是非常美好的,我们要珍惜生命,好好地享受这美丽的人生。就算它是不好的,那也是无可改变的事实。就像航天人员要在严峻的环境中训练一样,那严峻的环境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那只有改变自己,去攻破这个难关。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一点点的挫折而放弃自己的使命,而是要在环境中、在艰苦中、在困难中成长,成就自己的人生和使命。学习上也是如此。学习靠的不是小聪明,而是刻苦。读书要用功,持之以恒地刻苦学习、钻研,这才是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的表现。
团结奋斗培育了航天人奉献的精神。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航天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广大航天工作者不论前方后方,不计名利得失,履行职责,坚守岗位,形成了强大合力。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大集体中,都为了一个共同目标——保护集体,就应该淡泊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甘于奉贤,团结一心,共创辉煌。“团结就是力量”,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是一股催人前进的力量。有了这股力量,可以排除万难,勇往向前,达到目标。大至世界全人类、国家,小至班集体、家庭,都要团结。
科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象征。身为21世纪青少年的我们,必须要学好科学,热爱科学,使用科学。科学与人文都需要我们同时高高地举起。一个规范的学生,更是祖国的需求,是未来成就大事的人。科学与人文并举,规范与个性共存更是一句警惕学生的话语。
7.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观后感想
我感受到这些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奋斗的所有航天人的坚持和努力。这一次航天项目的完成代表着我们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进步,彰显了在我们在这一方面的科技实力。
聂海胜同志说的“就算牺牲也要把国旗插上去”属实令人感动。可以这么说,每一位航天员都为我们的航天事业付出了自己的一生。为了完成任务,他们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无所畏惧,一往直前。在此期间每一位航天员都需要经过大量的训练去适应模拟环境、失重、应对紧急情况时的操作处理等等,每一次的训练也是为了能更好的完成任务,他们付出的汗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他们做的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当然,不仅仅是我们的宇航员,更有千千万万个在载人航天事业背后默默工作的航天人。
载人航天事业,需要大数据的支持,先进的科学技术,各个部门之间的默契配合,协调统一的调度等等,没有所有航天人的一起奋斗努力,载人航天事业是难以完成的。我们今天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位为载人航天事业努力过的人!写到此处,也只剩下“致敬”!
8.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观后感想
奋斗是圆梦的翅膀。一代代航天人在航天“试验田”中勤恳耕耘,心有天地经纬、脚向浩瀚天宇,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艰苦奋斗,在反复试验求索中砥砺前行,在精益求精攻关下追求卓越,敢闯难关、勇开新路。一个个航天员在严格系统全面的训练中学经验、强本领,飞天遨游、出舱行走需要扎实的功底,需要他们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体魄,寒来暑往的刻苦训练让他们拥有超强的意志力与自信心。为了伟大的航天事业,航天工作者与航天员,将艰辛与曲折作为事业发展的“阶梯”,以志气锻造骨气,以骨气厚积底气,在接续奋斗中实现航天事业更高水平的创新与突破。
从“神一”的发射成功到“神五”“神六”“神七”的宇宙之行……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成果丰硕。在“追梦”的道路上,每一次都是全新的征途,每一次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当然,前所未有的挑战难度也造就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鲁迅先生曾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是由双脚踏出来的,是一步一个脚印开拓出来的。从1956年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至今,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发展中一以贯之的坚持,是推动航天事业发展壮大的核心竞争力。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自然少不了弯路,闯前人没闯过的关也必然少不了挫折,成为先驱,方能成为先锋,唯有敢闯,才能闯出新天地,抢占“新高地”。
伟大事业孕育着伟大精神。回望航天事业发展史,无论是“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还是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成就;无论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全面建成,还是“嫦娥”奔月与“天问”探火,从大胆设想到成功实践,无不彰显着中国与时俱进的航天实力。中国的航天事业从艰难起步到艰辛跋涉再到取得辉煌业绩,在浩瀚太空中留下的是中国身影、中国足迹,在航天事业的发展道路上留下的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这种精神与力量必将引领着14亿中华儿女万众一心齐奋斗,激荡起磅礴伟力,奋进新征程,逐梦新时代。
9.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观后感想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8年前,“太空教师”王亚平为全国6000多万名学生太空授课时的寄语尚萦绕在耳畔,如今她又一次踏上了太空之旅,将成为中国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以及中国首位出舱女航天员。寻声凝望,原本神秘遥远的深邃太空离我们越来越近,一个个美丽的“飞天梦”正成为现实。
16日凌晨,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此时距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不到一月时间。由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组成的新“太空出差三人组”搭乘载人飞船奔赴中国空间站。此次任务将实现与核心舱径向交会对接、由救援船转入正式任务船等多个“首次”,还将在神舟十二号任务的基础上开展更多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搭载杨利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历时21小时23分钟成功返回地面,首次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18年来,7次载人飞行,间隔期从以年计算到以月相隔,“出差”的频率更快、衔接更顺畅,准备更从容,展现着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能力;太空之旅从“一日游”到“季度游”,再到此次半年的“深度游”,“太空出差”的时间更长,步伐迈得更大更远更坚定,彰显着大国自信的豪情。
从“两弹一星”、“嫦娥”问月,到“北斗”指路、“天宫”揽胜、“天问”探火,再到“神舟”系列傲游苍穹、“羲和”追日……一次次突破、一步步前进,中华民族向太空的探索已从月球、火星延伸到太阳;中国人民目光所及,正在从仰望璀璨星空到求索暗物质和引力波,甚至打量起太空中更深邃的未知区域。
“中国航天人的浪漫是把满天神话变成现实”。的确,浩瀚太空里越来越多的中国航天身影,正在将中华民族对浩渺星辰的浪漫情怀,谱写成探索太空的现实诗篇。根据安排,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们在轨驻留6个月,中国人将第一次在太空中度过春节。期待除夕守岁时,我们能够第一时间听到同胞来自太空的祝福。
10.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观后感想
自古以来,人类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遐想,由此而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神话与传说。我们的先人们脚踏在大地上,仰望着天空给他们设置的极限。
但是无论怎么样的限制都无法阻挡人类探索的脚步,1969年,人类踏着嫦娥曾经走过的道路,飞向了传说中的广寒宫。而到了现在,我们中国人要在浩瀚的宇宙中创建出一个自己的“广寒宫”——空间站。随着神舟十三号的一飞冲天,完成了不可能的径向对接,中国航天人的奋斗,使中国航天在全世界范围内完成了继北斗卫星之后的又一个伟大的壮举。
曾经的我们创造神话与传说,现在的我们就是神话与传说!
神舟十三号发射观后感100字
1.神舟十三号发射观后感100字
从“两弹一星”、“嫦娥”问月,到“北斗”指路、“天宫”揽胜、“天问”探火,再到“神舟”系列傲游苍穹、“羲和”追日……一次次突破、一步步前进,中华民族向太空的探索已从月球、火星延伸到太阳;中国人民目光所及,正在从仰望璀璨星空到求索暗物质和引力波,甚至打量起太空中更深邃的未知区域。
“中国航天人的浪漫是把满天神话变成现实”。的确,浩瀚太空里越来越多的中国航天身影,正在将中华民族对浩渺星辰的浪漫情怀,谱写成探索太空的现实诗篇。根据安排,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们在轨驻留6个月,中国人将第一次在太空中度过春节。期待除夕守岁时,我们能够第一时间听到同胞来自太空的祝福。
2.神舟十三号发射观后感100字
今天早上,老师让我们看神舟十三号飞船的发射,我们每个同学都迫不及待的等待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
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来了,当神舟十三号发射的时候,我们都很担心它不能送三位宇航员飞上太空与天宫一号连接,它点火时发出的火太大了,我心里暗想它会不会引起火灾呀?
随着神舟十三号成功飞上蓝天,我心中的疑团也一点一点的消退了,心中的大石头也终于落地了。接着火箭上的两个小火箭落了下来,紧接着是外壳和一个副的推进器也落了下来,终于所有不必要的东西都落了下来,太阳能板也伸了出去,神舟十三号终于进入了预定的轨道,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了!所有的同学都在欢呼,因为这是中国对宇宙探索迈出的新一步,是中国对宇宙奥秘探索的又一个起点。
此时此刻,我又有了一个新的理想——当一名优秀的宇航员!
3.神舟十三号发射观后感100字
今天我们在班主任老师的组织下观看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直播。随着一声“点火”的命令,一簇桔红色的火焰爆发出强大的动力,瞬间推着载有三名宇航员的神舟十三号飞向太空。短短半小时,让我深刻感受到国家的航天技术、火箭技术的进步与强大。
作为学生,我们在学习上应该学习航天设计人员的谨慎与认真,火箭发射的成功也就是学习之后的成果。认真努力才是有效学习的方法;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4.神舟十三号发射观后感100字
与神舟十二号任务相比,神舟十三号任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不同:
一是载人飞船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的方式,首次径向停靠空间站;
二是届时中国空间站将实现核心舱、2艘货运飞船、1艘载人飞船共4个飞行器组合运行;
三是航天员将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这也是空间站运营期间航天员乘组常态化驻留周期;
四是中国女航天员将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航天员王亚平也将会成为中国首位实施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而神舟十三乘组也将包括中国首次出舱的男女航天员;
五是在神舟十二号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更多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产出高水平科学成果;
六是实施任务的飞船、火箭均在发射场直接由应急待命的备份状态转为发射状态。
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地球观后感日记100字【8篇】
1.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地球观后感日记100字
神十三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这180多天,每一天都见证多次日出日落,每一天都是峥嵘的伟大岁月,每一天都默默地进行伟大的科学实验,每一天都兢兢业业地守卫着祖国的空间站,看着直播,我不禁为三位航天英雄点赞,为冉冉升起的中国航天点赞!
若干年前我们还处于落后阶段,但现在我们已经骄傲地矗立在民族世界之林中。
2.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地球观后感日记100字
从古至今,人类对于天上的世界就充满着遐想,如今神舟十三号飞船的成功返航,标志着我国航天载人工程的又一次重大成功,同时三名航天员在中国的“太空之家”上度过了180余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超长的太空出差时间,并成功的在太空中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春节。
3.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地球观后感日记100字
航天科技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领域,航天科技成就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的重要标志。无论建设空间站还是航天员出舱,无论登月还是探火都强有力地推动我国科技水平和能力不断前进。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只有不断创新,中华民族才能更好走向未来。太空探索没有终点,自主创新在路上。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始终不移的目标。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
感谢航天员们的热爱与坚持,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奉献自己,致敬中国航天英雄!辛苦了,欢迎回家!
4.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地球观后感日记100字
神舟十三号胜利回归,三位英雄胜利归来。近年来,中国航天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国人对航天的关注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新一代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学子们更是祖国航天科技发展的未来,祖国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无疑会带动新一代青年对航天的兴趣,继而为航天事业注入更多新鲜血液。中国航天精神文化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充分提升航天文化影响,可以极大提高新一代青年的文化自信,使广大学子自信自强,奋发有为。
5.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地球观后感日记100字
4月16日,神舟十三号的三个宇航员返回地球,并在东风**地上安全降落。
欢迎英雄回家,向英雄致敬,看到了神舟十三号安全着陆,自豪,骄傲的感情油然而生。
“01感觉良好!02感觉良好!03感觉很好!”这是最令人开心的话语。体现了我国航天技术的成熟,体现了我国的强大。
6.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地球观后感日记100字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三号,中国人奔赴星辰大海的步伐从未停止。在神舟十三号里三位中国航天员将在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宇宙空间站中“出差”六个月,要完成一系列的科学实验与研究。在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也就是今天上午神舟十三号圆满完成了任务,顺利返回了地球。
这一次载人航天推动了祖国的科技发展。这是不仅仅是中国的骄傲,还是中国的信念,更是属于中国的璀璨辉煌。
7.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地球观后感日记100字
从1970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始五十多年以来,中国航天在极短的时间内达成了从零到一的成就。航天人始终坚持探索、勇于创新,攻克了一项又一项关键技术难题,获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生产性关键技术,展示了新时期中国航天人卓越的创新能力。中国航天,历经风雨路程,创造辉煌成就,产生无数英雄,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8.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地球观后感日记100字
4月16日9时58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
我觉得十分震撼,我们中国民族“上可摘星揽月,下可五洋捉鳖”的目标在一代代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一步步实现。这一项项成绩都标志着中国的航天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端最顶尖的科技前沿。
中国正向一个又一个领域迈向,我们将是历史的见证者,这便是中国民族的力量!
更多文章:

brace for impact是什么意思?smart bracelet L12s手环功能介绍
2024年7月12日 05:06

太平洋下载中心(怎么通过公众号下载自己的太平洋保险电子保单)
2024年7月23日 02:20

x360ce最新版(我玩孤岛危机2想用手柄,但是我将x360ce生成的6个文件放到游戏目录后进入游戏后没反应求大神解)
2024年6月19日 04:10

sony a8h(索尼A8H OLED电视画质怎么样具备护眼功能吗)
2023年12月12日 16:20

等离子电视机有必要换4k吗(4k电视和等离子电视有什么区别)
2023年2月26日 16:20

奔腾3560m(笔记本的四代双核奔腾3560m处理器和i5 4210m 哪个好 相差大吗 详细回答 谢谢)
2025年3月1日 00:31

雷克萨斯350价格及图片(雷克萨斯ES350的市场价格是多少)
2024年12月2日 17:23

天语hd5怎么样?天语w621详细参数,主要是cpu和内存是多少
2023年11月2日 16:20

小米8刚出来的时候的价格(这两个千元机,vivo Z3和小米8青春版选哪个)
2024年7月19日 19:20

荣耀9xpro怎么升级鸿蒙系统(荣耀鸿蒙系统怎么升级 荣耀鸿蒙系统如何升级)
2023年8月16日 21:30